广发基金张东一:“华夏财产”仍受追捧!构造a股优质企业香港股市顺周期企业有较好弹性 -j9九游国际真人

2021-01-18 08:37 市场动态 1阅读 投稿by:马夕

“国内经济正在逐步复苏,海外经济增长有望逐步追赶。从长远来看,a股将出现战略性投资机会。”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张冬一表示,稳定经济表现高质量的a股公司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这使“中国资产”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同时,新经济公司聚集的香港股票市场和a股市场正在互补。一些a股相对稀缺的高质量公司应受到长期关注,例如互联网公司,创新药物公司和服务公司。

站在2021年初,张东一认为,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部分周期性股票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表现更好。她对中游制造业和周期性行业的增长存量感到乐观。从1月20日开始,将由gf value core在张东义的领导下发行新基金。该基金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估值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中国资产”仍有望被追捧

回顾2020年,张东义用“起伏”一词来形容过去的一年。由于动员了更有效的抗流行病组织,国内流行病得到了较早的控制。整个2020年,中国资产跑赢海外资产,a股连续两年为投资者贡献了可观的回报。最近,上证综指一度冲至3600点。 a股市场能否在2021年继续“牛市”?

从长远来看,股票仍然是一种值得分配的资产。”张冬一认为,与疫情更为复杂,政策透支的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经济的稳定表现仍使“中国资产”受到影响。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优质的a股公司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但张东义也指出,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背景下,a股在2020年总体估值大幅增长之后,未来将很难进一步提高估值。因此,需要仔细选择新年度的投资并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以获得良好的超额收益。相对而言,我们需要对估值较高的品种更加谨慎。

“当谈到估值时,我们并不是说如果估值超过绝对值就必须出售,而是要看公司的长期空间与当前市场价值相比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张冬一说,我们没有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投资目标的估值和实现收益的时间段,但是可以通过投资一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或公司来减少一些个别股票被高估的潜在风险。空间。

港股亲周期性公司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除了对中长期的a股持乐观态度外,张东一也对港股的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她介绍说,近年来,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发行基金可以参与港股交易。此外,港股亦已成为内地主流机构吸引投资和研究力量的重要市场。随着投资者逐渐加深对香港股票的探索,优秀公司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据统计,1月11日,流向香港股市的南向资金净购买额达194.86亿港元,创下自香港沪港通开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同时,从2021年开始到1月15日,南方的资金净流入已达1,375亿港元。

张东一认为,除了香港股票被认为是全球“估值低迷”之外,近期向南方的资本流动也与香港股票和a股的互补性密切相关。她介绍,香港股票市场上有一些a股相对稀少的高质量公司,例如互联网公司,创新药物公司和服务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互联网公司重返香港股市,新经济中的这些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展望今年港股的投资机会,张东毅认为,如果到2021年,宏观经济将继续复苏,港股的回报可能会更高。预计香港股票市场中与经济有关的顺周期性行业和公司将具有更好的向上弹性。

“一方面,这些行业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环境;另一方面,具有稳定竞争优势的领先公司在中长期方面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在2008年经历了供应方出口显然,幸存下来的公司正面临着更健康的供需格局,一些行业领导者甚至以反周期的方式扩大了生产能力,预计在经济复苏期间将迎来数量和价格的增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张东一说。

对互联网,消费和产业改革的三大主线持乐观态度

在过去的2019年和2020年,以a股为代表的消费,技术和制药等增长型行业已退出结构性市场。展望2021年,这些资产是否仍领先a股市场?

在这方面,张东义分析说,机构在消费,技术和制药行业中占有更多的位置,因为从根本上看,这些行业在繁荣和长期空间方面比其他行业具有更好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行业领先的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并具有更快的增长和更大的增长确定性的优势,这意味着它们具有更好的基础支持,因此机构将更喜欢这些优秀的公司。

从中长期看,张东义说,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技术和医药仍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他们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未来将继续增加,这些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进入资本市场,并通过自身的增长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

“我们将继续寻找有'长坡和大雪'的良好轨道,并对其进行投资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优秀公司。 “特别是,张东一将专注于互联网,消费和产业改革的三大主线。

首先,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内容的新兴形式不断涌现。流行之后,教育,医疗,办公室等领域的在线普及率迅速提高。随着以5g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更加完整,新的需求可能会推动消费互联网的不断迭代改革。工业互联网也有望逐渐成熟。

其次,消费行业是一种典型的“大水”,可以养活“大鱼”。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关,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将显着增加,消费倾向将继续上升。 “以家庭周期为主体,与国内外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也将为消费部门带来新的增长红利。

第三,要注意产业结构改革中蕴藏的机遇。随着经济增长的放慢,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增长动力将从人口红利逐渐转向技术红利和改革红利。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因素分配的市场化改革都应归功于它们,这些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