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保持具有重大意义 -j9九游国际真人

2022-12-28 观察 201阅读 投稿by:陈书一
 

自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的“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之后,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应声而动,确定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提前下达了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并提出要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国常会的上述安排,意在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打出逆周期调节加力的政策“组合拳”。

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保持积极具有显著意义。

首先,财政政策保持积极,对于稳增长的成效相对更直接、更明显。面对眼前纷繁的不确定性和下行压力,“以稳为主”无疑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因而“六稳”便成为逆周期调节的抓手。无论是稳就业,还是稳投资、稳预期,积极财政政策的传导途径都相对更直接,传导效力也相对更强。具体到专项债这一落点上,本次国常会提出,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对于明年,要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

显然,专项债发行步伐提速,并提前着眼下一年,为的就是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薄弱环节和经济短板的作用比较直接,政策传导渠道比较畅通,而专项债更能提升财政政策的效力。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已接近全年限额,共发行20057亿元,占限额的比例达到93%,此时扩大今年限额,有助于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补短板方面独具优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逆周期调节需要加力,但又不能“大水漫灌”。因而,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强调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财政政策重在有的放矢,强调补短板。但客观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复杂和间接,调结构效果不如财政政策明显,有导向性的专项债可以在调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本次国常会就为新增专项债明确了导向: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等。

投向的明确,体现出了专项债在调结构方面的优势。从国常会的投向要求看,专项债的重点投向是基建、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群众期盼、迟早要干的项目。这些领域和项目,与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比较相符,属于“有效投资”,而不易刺激“虚假繁荣”。因此,这样的专项债发行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再次,财政政策保持积极,对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不可或缺,两者相济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一方面,“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不代表放水,而是为了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既不“放水”,又要达成上述目标,就必须倚仗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在货币政策坚持稳健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将很难从金融体系中获取大量资金,此时专项债的重要作用便得以凸显。并且,由于前期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融资进行了严格限制,因而之后可能的降准不至于引发房价大幅波动。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同样离不开财政政策配合,因此,国常会要求,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将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并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默契配合,将使逆周期调节加力,有效应对内外不确定性和各类风险挑战。

声明:财经数据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财经数据
网站地图